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菊花原产我国
很早即为我国人民所认识
如两千多年前的《礼记·月令》中就有
“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花)”的记载
屈原《离骚》中也有
“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
现在世界各国所栽培的菊花
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入的
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名花
菊花历来十分受人推崇
位列“十大名花”之中
菊花品种繁多
花型、花瓣富于变化
花姿清奇高雅
花色洁丽多彩
每到深秋,百花凋谢
惟有那“羞随众草发,故犯早霜开”的菊花
凌霜傲放
我国从宋代起
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而今的菊展即沿其习俗而来
千百年来
菊花还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文人斗士留下诸多咏菊名篇
抒淡远者,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诉悲怨者,如李清照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鸣抗争者,如黄巢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均为人们传诵不绝
其实在早期
人们较为注重菊花的药用功能与价值
至魏晋前后
才较多地被引入庭院用以观赏
菊花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说它
“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除花外,菊花的嫩茎叶(菊花苗)
亦可供药用
药用菊花于花期采收
阴干生用
以花朵完整、颜色鲜艳、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
由于产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
又分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
白菊品质最佳,主产安徽亳县,又称亳菊
另有怀菊(河南)、祁菊(河北)、川菊(四川)
也属白菊一类,但质量逊之
杭菊主产浙江,滁菊主产安徽滁县
此外,常见的药菊还有
徽菊(主产安徽歙县)、德菊(主产浙江德清)等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
归肺、肝经
功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等病症
一般疏散风热多用杭菊花
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用量5~15克,煎服
亦可泡茶饮服或入丸、散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不宜多用
《神农本草经》认为菊花不仅能治病
还有“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养生延寿及美容之效
其方式除配方煎成汤剂内服外
还可做成药枕及酿酒等等
如《荆楚岁时记》上说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东汉应邵《风俗通》还有饮菊潭之水愈病长寿的记载
称南阳郦县(今河南内乡县东北)有山谷之潭水
得“大菊”之精气滋养,于是山中
“有三十余家不复穿井,悉饮此水。
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余,下寿七八十者,名之天夭”。
菊花的花瓣可入药膳食疗
古代就有康风子食菊成仙的传说
如今的粤菜“菊花锅”,“蛇羹”等
都少不了新鲜的菊花
主产于广东的蜡黄、细黄、细迟白和广州大红等品种
是酒宴上的名贵配菜,畅销港澳
江西一带的民俗
每至秋日,有去山野采撷菊花的嫩芽
用以炒食,其味香脆
名曰“菊花仁”
菊花又是茶饮名品
菊茶汤色若玉
澄清透彻而微带乳黄,清香四溢
啜饮细品
使人颇感凉爽适意,心肺清新
故为色、香、味俱全的夏季解暑清热佳品之一
而用茶菊提炼制成的菊花晶
既具有菊花特有的色香味
又香甜可口
是一种上等的清凉饮料
菊花食疗与药用方
1.治风热感冒头痛,眼结膜炎,疔肿热毒:杭菊糖茶
杭菊花15~30克,糖适量。
杭菊放壶内,冲入开水,加盖盖片时,去菊花,加糖少许即成。代茶时饮之。
2.治风热头痛:菊花茶调散
菊花、石膏、川芎各9克。诸药为末,混匀。每服4.5克,茶水调下。
3.治热毒之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散
菊花、排风子、甘草各30克。上药分别焙干,同捣研为末。
睡前服9克,温开水送下。
4.治目赤咽痛,心烦燥咳,食欲不振:菊苗火腿蛋汤
甘菊苗克,火腿75克,鸡蛋3个,鸡汤毫升,调料适量。
将甘菊苗洗净后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干切段;火腿切丝;鸡蛋打碗内揽散。
锅内放油烧热,倒入鸡蛋煎黄,放鸡汤和菊苗,适当调味。汤开后,撇去浮沫,淋入少许香油即可。
佐餐适量食之。
5.治高血压头痛、眼结膜炎:菊花龙井茶
白菊花10克,龙井茶(或一般绿茶)3克。泡茶饮服。不拘量,时时饮之。
6.治高血压病:银菊茶
菊花、银花各24~30克。头晕明显加桑叶12克,动脉硬化、血脂高者加山楂12~24克。
以上诸药混匀分为4份,每用l份,以沸滚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一般冲泡2次后,药渣即可弃掉另换(不可煎熬,否则会破坏有效成分)。1日1剂,1个月为l疗程。
7.治高血压、冠心病、头痛目赤:菊花粥
黄菊花瓣15克,粳米克。
菊花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磨成细末。粳米于锅内煮粥,将熟时下菊花末,再文火煮至米烂即成。
每日食2次,作早、晚餐食用。
8.治冠心病:菊花煎剂
白菊花克。
加温水浸泡过夜,次日煎2次,每次半小时;待沉淀后除去沉渣,再浓缩至毫升。
每日服2次,每次25毫升,2个月为1疗程。
9.治肝肾不足之头晕眼花,手足痿弱无力:菊花酒
甘菊花克,生地黄0克,当归、枸杞各克,糯米克,酒曲适量。
将菊花、生地、当归、枸杞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汁,用纱布滤去药渣待用。
将糯米煮半熟沥干,入药汁混匀蒸熟,再拌入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四周用棉絮或稻草保温发酵,直发到味甜时即成。
每服3汤匙,开水冲服。
10.治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菊睛丸
菊花克,枸杞子90克,肉苁蓉(酒浸,炒)60克,巴戟天30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前空腹用淡盐开水送下。
11.治远视不明:菊花散
菊花、生地黄各克,炒白蒺藜60克,甘草15克。
共为细末。每服6克,饭后米汤送下。
12.治小儿鼻多浊涕:菊花汤
菊花、炙甘草各0.3克,防风15克,山茱萸7枚。
共为粗末。每服取3克,水煎服,每日3次。
13.治疔毒:菊花甘草汤
白菊花、生甘草各克。水煎顿服,药渣随即再煎服。
14.治膝风疼痛:菊艾护膝
菊花、陈艾叶各适量。填作护膝,长期使用。
{花疗(30):菊花}
本周推荐: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积食
2.治疗脱发其实并不是难事!
3.桂花是这样的?我可能第一次认识!
4.作为女人的你需要注意一下!
5.北京市长陈吉宁同志视察中关村创客小镇-知疗展位
6.用力揉搓这里,对你很有帮助!
作者下载我们的APP-知疗!
小病小痛不求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fushoua.com/qfsfz/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