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四院具有卓越专科的国际医学中心
ZJU4H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ofExcellence
乳腺疾病离你很远?
不。
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大约为30万例。因为乳腺比较私密,无论是女性或是男性患者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往往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拖了半年乳房肿块长成“小山”
王女士(化姓)是义乌人,今年四十多岁。半年前,发现左侧乳房有肿块,摸起来硬硬的,但是没太在意。
没想到仅仅半年的时间,肿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长大,直到现在像一座一尺高的“小山”一样压在胸口。
点击空白处查看“小山”
图片“重口”,观众慎点
胸前一高一低的起伏,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异常,为此王阿姨不愿意出门,因为害怕她迟迟不敢就医,直到出现了明显的坠胀、压迫、胸闷等不适症状,才意识到事情的急迫性。
“医生,我真的是受不了了,我这是癌症吗?”前段时间,王女士托着胸走进了浙大四院乳腺外科专家门诊。
浙大四院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浙大二院乳腺科主任陈益定主任医师检查发现,病患部位触目惊心,左侧乳腺肿瘤罕见巨大,状如西瓜样,皮肤表面灰红可见糜烂。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者乳房皮肤会承受不住增大的肿瘤细胞而破烂,另一方面还可能出现肿瘤细胞扩散、转移到肺部,拖延越久获得痊愈的希望就越渺茫。
顺利切下6斤重巨大乳腺肉瘤
术前,浙大四院乳腺外科团队开展复杂病例讨论,制定详细手术方案,这是一项风险极大要求极高的艰巨任务。
手术由陈益定主任主刀,行全麻下单乳切除。术中发现,肿瘤已经浸润到乳腺后方的肌肉组织,再晚一些切除,手术的创面可能更大,甚至会失去手术的机会。
经过紧张的手术,乳腺外科专家们默契配合,仔细分离肿瘤以及周围正常组织,游离皮瓣,顺利将肿瘤以及侵犯的肌肉组织切除,并且修复缺损,用最小的创伤,解除了患者的巨大肿瘤负荷。
切除的巨大肿瘤标本足有6斤重,大小28*16*16cm,病理报告显示是恶性叶状肿瘤。
术后,王女士切口愈后良好,终于可以挺胸而行、平躺酣睡,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出院前她充满感激地说,“如释重负!之前是我想不开差点耽误手术,谢谢这么多好医生好护士帮我脱离折磨!”
乳腺肿瘤多发于哪类人群呢?
陈益定主任介绍,早期乳腺肿瘤是良性肿瘤,没有明显症状,一般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论女性或者男性,平日都应多注意自检,定时体检,如果遇到乳腺包块迅速长大、乳头回缩或者皮肤发红出现橘皮征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随便听信偏方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年轻患者多发为良性肿瘤,40岁以上患者,恶性肿瘤就比较多见,年龄越大对于乳腺要更加重视。
乳腺肿瘤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此外还有一些高危因素要引起注意:
如月经很早就来的女性;适婚年龄没有生育也会有一定影响(生育和哺乳对乳腺有一定保护作用);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日夜颠倒作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摄入垃圾食品;在高强度高节奏的社会环境下,过大的精神压力也会影响对乳腺健康。
最后建议各位女性朋友,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有乳腺肿瘤家族史的,30医院进行检查;普通人在35到40岁每年定期到乳腺专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开设“乳腺结节及肿瘤联合门诊”
更好服务浙中乳腺病患者
乳腺结节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病率非常高。如何鉴别乳房结节的良恶性?如何早期发现乳腺恶性肿瘤病并给予最佳的治疗?往往需要通过早期发现、规范合理的多学科协作治疗可以获得很高的治愈率。
▼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轻乳腺疾病患者多学科间奔波的负担,11月13日起(下周四),浙大四院开设“乳腺结节及肿瘤联合门诊”。
联合门诊采用“一站式”医疗服务,即一个挂号、同一诊室、同时有肿瘤科、乳腺外科、超声科的三位省内知名专家共同诊疗,诊室内可以提供B超专家快速复诊检查。
为患者鉴定乳房结节性质及随访观察;早期发现乳癌并给予最合理的治疗;为各种类型乳腺癌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手段。多学科、多专家、全方位的诊疗方式大大提高诊治效果。
联合门诊专家
联合门诊已经开放预约,
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预约咯~~~
浙大四院乳腺癌多学科诊治中心,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保乳及乳房重建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常规开展乳腺肿瘤微创治疗,浙二乳腺外科主任陈益定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学科带头人,特邀浙二肿瘤外科名誉主任邓甬川教授坐诊。
供稿:南瓜
审核:浙四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陈益定
编辑:南瓜监制:石衣
超火爆!8大名医坐诊「肺结节联合门诊」
浙大四院开设甲状腺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
浙中首例人工定制全股骨重建手术,重拾幸福晚年
停车出行困难?浙大四院多措并举,全力破解就医交通难题
浙四产科三周年,“人文产房”正式运行!
武义,我们来了!浙医院签约
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anfushoua.com/qfsfz/4938.html